加入收藏 | 学校官网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23-04-25 点击数:

广新学生〔2023〕7号

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的通知


校机关各部、处、室、中心、直属和教辅单位,各学院、直属系、教学研究部: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学校将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以下简称“校内赛”)。请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务必做好动员和宣传工作,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参赛人员为学校全体注册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不限专业。

二、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比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次大赛国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三、参赛赛道

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

(一)高校主赛道

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允许跨校组队,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同时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

1.参赛项目

(1)新工科类项目: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工业自动化、新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工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2)新医科类项目:现代医疗技术、智能医疗设备、新药研发、健康康养、食药保健、智能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符合新医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3)新农科类项目: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食品营养、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农业碳汇等领域,符合新农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4)新文科类项目:文化教育、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财经、法务、融媒体、翻译、旅游休闲、动漫、文创设计与开发、电子商务、物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工作、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等领域,符合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的项目。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四新”发展要求,结合以上分类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2.参赛组别

(1)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0年3月1日及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3)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20年3月1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要与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涵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内容相关。允许参赛学生团队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8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学生(仅限学历教育)。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该赛道内设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具体参赛组别如下:

1.公益组

(1)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2)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

(1)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

(1)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参赛项目在大赛通知下发之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三)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项目负责人须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8年之后毕业的本科生)。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3年7月31日前正式入职)。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入选命题将于5月中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公开发布,参赛学生团队届时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该赛道报名及对策提交系统的截止时间为6月1日24:00。

四、奖项设置

学校校内赛设2个金奖、3个银奖、5个铜奖,10个优胜奖,设优秀组织院系奖3-5个。

五、激励机制

奖项分为教育部、广东省和学校奖项。教育部、广东省的奖励内容以上级文件为准。参考2022年第八届情况,广东省组委会将给予每个获国赛金奖项目扶持奖励金45万元,每个国赛银奖项目扶持奖励金15万元。扶持奖励金主要奖励获奖团队和指导教师。

(一)学生激励机制

1.学分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参照《关于印发<广州新华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广新教务〔2023〕5号)执行。参加竞赛获奖的学生可申请“创新实践”学分,标准如下:校内赛阶段可申请0.5学分/生,省赛阶段可申请0.5学分/生,国赛阶段可申请1学分/生(可累计计算)。

2.奖金奖励。学校对获得校内赛、省赛、国赛相关奖项的学生团队奖励奖金。对获得校内赛奖项的项目,奖励金奖1000元/项,银奖500元/项,铜奖300元/项;对获得广东省决赛奖项的项目,奖励金奖5000元/项,银奖3000元/项,铜奖1500元/项;对获得国赛奖项的项目,奖励金奖10000元/项,银奖8000元/项,铜奖6000元/项。在同一项竞赛中获得不同级别的奖项,奖励按最高奖项标准,同一作品如果参加多项竞赛多次获奖,学生奖金不累计,按所获奖项对应最高数额计算奖金。

(二)教师激励机制

1.奖金奖励。优秀组织院系奖励1500元。

2.工作量奖励。学校对获得校内赛、省赛、国赛相关奖项的指导教师奖励工作量。对获得校内赛奖项的项目,奖励金奖4学时/项,银奖3学时/项,铜奖2学时/项;对获得省赛奖项的项目,奖励金奖50学时/项,银奖30学时/项,铜奖20学时/项;对获得国赛奖项的项目,奖励金奖120学时/项,银奖90学时/项,铜奖70学时/项。

3.职称评审政策。指导学生参加大赛获得国赛、省赛相关奖项的教师,达到相关要求后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副高职称或替代核心论文、非核心论文,具体办法参照《关于印发<广州新华学院职称评审配套制度(2021年修订)>的通知》(广新人事〔2022〕3号)执行。

六、各院系工作任务

1.各院系务必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发动所在院系学生团队参赛,参赛学生人数比例不低于本院系总人数的15%,学生项目团队不可少于附件1分配表数量,参赛学生项目可以与往年参赛学生团队重复。

2.学生报名截止时间由各院系根据赛程安排确定,但不得晚于2023年5月25日。各赛道参赛团队可通过“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org.cn)进行报名,不同组别的参赛学生需根据报名系统的提示提交相应的报名材料,具体学生操作手册详见附件3,所有参赛学生项目需通过报名平台按格式及大小要求全部进行上传。

3.校内赛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处、教务处等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各院系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的组织报名情况,并要对所在院系学生参赛项目进行初评,按照项目质量的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于5月31日前以院系为单位将优秀学生参赛项目(2-6篇PDF格式)连同初评结果汇总表(附件2),以“院系名称+第九届互联网+校赛项目”命名的压缩包发送至619900469@qq.com,无需提交纸质版。

4.学校主办单位将联合成立学校专家评审小组进行审核,综合考虑各院系参加学生项目情况,评选出校内赛的各项奖项,学校会根据省教育厅给予的名额要求,综合考虑各院系参加学生项目数量,按比例推荐优秀学生项目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的复赛及全国总决赛,各参赛学生团队在系统报名成功后负责人添加进QQ咨询群。

5FDB6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柳爽、杨武欣、李蕾蕾;

电话:0769-82676707、020-87211625、020-87211857。

附件:1.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各院系学生团队数量分配表

2.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赛项目初评结果汇总表

3.学生操作手册(以第八届参赛指引作为参考)

(本文附件3不随文下发,请各院系相关负责人员自行登录QQ咨询群下载查看)

广州新华学院

2023年4月21日

附件一

附件二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沿江西路248号格物4-209室(东莞校区)、综合办公室105室(广州校区)

联系电话:0769-82676707

邮箱:cxcy@xhsysu.edu.cn
邮编:510520